不似早年,家长会对孩子说,“你们现在太幸福了,有吃有穿,应该知足。”现在的家长甚至老师,深知当今孩子虽物质生活丰富,但幸福感早已大不如从前,因为孩子们与大人一样,时刻面临各种压力。
上周,苍南江南实验学校、温九中、温四中、温州二职等几所中小学校的校长及部分师生分别回答了我们所列出的有关青少年幸福感的提问。
孩子的幸福感哪里去了
在欧洲城某少儿培训中心,我们融入20名7至14岁的孩子中,以聊天的方式问:“今天你开心吗?作业多不多”、“爸爸妈妈给你安排的学习时间你满意吗”、“爸爸妈妈是否经常有空陪你”、“你最想干至今还没法干的事是什么”……
结果,除了14岁女孩楚楚(化名)在一边微笑不作声,其余的孩子分别开展一番“控诉”,综合如下:基本开心,但作业没完没了的时候很不开心,因为除学校作业,妈妈还会布置家庭作业,而且还要精益求精,晚上在家没怎么玩耍就得睡了;培训项目太多了,有些自己并不喜欢,节假日没有自由时间;不喜欢爸爸妈妈陪伴,还不如一个人在家玩得开心。想骑自行车,想到乡下外婆家跟那里的小孩玩。
而对于幸福感,上初二的楚楚称,这与情意有关,“与要好的同学一起说悄悄话、嬉笑打闹特别开心,同学中很少有人认为学习成绩好了,会感到很幸福的。爸爸妈妈不要那么高要求就会很幸福。”
“一个完美的童年,一个幸福的童年,不是看孩子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孩子没有了什么。有了丰裕的物质满足,有了完善的校园设施等,孩子就幸福了吗?真的不能保证。但是,假如孩子们没有了一些东西,他们真的就会幸福起来。比如:紧张的人际关系、过重的学习压力、过高的目标期望、强加的兴趣爱好。”苍南江南实验学校校长陈国星认为。
减轻压力就能幸福吗
在整个采访中,几乎所有网友认为,学习和竞争压力剥夺了孩子的幸福感。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提问:要不要给孩子一定压力?上学的孩子要不要刻苦读书?给孩子幸福就是减轻学习压力吗?
作为温州市名班主任,方海东指出,经受压力和刻苦读书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是感受幸福的方式之一。减轻学习压力其实只是我们在寻找教育幸福的手段之一,并不能说减轻了学习压力就是幸福的,那只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而温九中副校长邓权忠认为: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但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刻意强调和过于渲染学习应该如何刻苦或学习要多辛苦,给孩子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只要我们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只是机械增加教学难度和作业量从而增加他们的负担,还要让刻苦学习成为孩子自觉的行为,那么孩子就不会感觉读书的痛苦,因此一味减轻学习压力并不是给孩子幸福的唯一途径。
陈国星如此“鉴定”:人的痛苦来自于“轻”和“重”两个极端,假如生命中没有一定的负担与压力,人会飘浮而无所事事,无从寄托。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光书名就值得玩味深思。学习上要不断给孩子一个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有目标就会有压力,但压力并非全是坏事,如果目标能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就感,那么这个目标下的压力就能转化为孩子进步的动力。“我不要孩子在小学阶段‘刻苦读书’,但一定要培养孩子专注读书有效读书的好习惯,我提倡孩子们‘学得专心,玩得痛快’。”
如何让孩子幸福地读书
我们注意到,近年,温州不少学校围绕“幸福教育”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将“幸福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譬如温州市实验小学要建一所现代“笑园”;苍南江南实验学校要构建“最具幸福感学校”等等。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感呢?
苍南江南实验学校的“最具幸福感学校”是这么营造的:给孩子们开设生活指导课,从“吃饭”、“走路”教起,从双手接递长辈的物品教起;增强自理能力,从细节之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课堂教学不主张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是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幸福体验;对孩子而言,学习不再是被动地等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每位教师幸福地工作”是该校的“幸福治校”主张。陈国星说,“我希望从江南实验学校走出去的孩子,男的都是‘小绅士’,女的都是‘小淑女’,成为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我们追问:学校需要给孩子的幸福感是什么?他说,“走进一个校园,只需要看孩子是否自然、自在、自信,就能大体判断这是一所是否具有幸福感的学校。让校园的每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位教师展现笑容,让每个孩子抬头走路。”家庭需要给孩子的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他答:“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务必心中有数,但不分分计较;尊重孩子选择与表达的权利。”
信息来源 xcjj.365lzw.cn